台中市立忠明高中103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三期末考國文科答案卷
一、 單選題40%(每題2分,共20題)
1. 答案:B 解析:(A)同情、憐憫。(B)竹製的馬鞭\政策(C)憂慮。(D)指天地四方,意即天下。
2. 答案:D 解析:(A)坦\袒。(B)杪\渺。(C)郤\細。(D)忒。四時不「忒」:差錯、失誤。◎改自習作◎
3. 答案:D 解析:(A)ㄋㄧㄝˋ\ㄕㄜˋ/ㄓㄜˊ。(B)ㄑㄩㄣ\ㄐㄩㄣˋ\ㄑㄩㄢ。怙惡不悛:有過惡卻不肯悔改。(C)ㄐㄩˋ\ㄐㄩㄝˊ\ㄑㄩˊ。(D)皆音ㄐㄧㄥˋ。 ◎改自習作◎
4. 答案:C 解析:(C)「率」、「將」同義,皆指「率領」。
5. 答案:A 解析:(A)屬於「度」的單位。(C)出自《天龍八部》二十一回。(D)出自《天龍八部》二十三回。
6. 答案:A 解析:(B)苛刻à儉樸。(C)是認為子孫擔任太祝奉禮之官,不需要太寬的深宮大院。(D)孔子鄙視管仲的原因在於管仲專在小物上與人爭勝,器量狹小。
7. 答案:B 解析:(B)不是唯一的現實。
8. 答案:B 解析:(B)此為法家思想。
9. 答案:C 解析:(C)此表現出弟子對老師不拂逆的傳統倫理。
10. 答案:B 解析:(B)撲簌簌:形容眼淚紛紛落下樣子,非號啕大哭。
11. 答案:A 解析:(B)段譽關心大理國的安危、人民的幸福,表現段譽的善良純樸。(C)步步小心,心思細密。(D)遼帝雖命懸人手,但仍有帝王的尊嚴。
12. 答案:D 解析:作者說:「你一個人在陌生的地方顧盼尋覓,說是看風景,其實是在看自己如何在看著風景,那時你的心思最敏銳,精神最飽滿。」所以離開熟識的環境去陌生環境旅行對於作者是必須的。
13. 答案:A 解析:以「奼紫嫣紅」的迷人春色對照「斷井頹垣」的荒廢景象,如此明媚的春光竟被辜負,而自己美麗的青春也只能在深閨中埋沒。「良辰美景奈何天,賞心樂事誰家院」由觸景生情轉為直抒胸臆,道出杜麗娘對命運的感傷與痛苦的心聲。
14. 答案:C 解析:由詩中「蘆花開的時候」、「寂靜中促織聲」可知為秋天。(A)春。關鍵:春山、楊柳、鶯、燕。(B)夏。關鍵:瓜甜、綠樹。(C)秋。關鍵:寒鴉、白草紅葉黃花。(D)冬。關鍵:雪、衰草。 翻譯:(A)山綠了,陽光暖了,吹起和煦的春風,閣樓上窗前憑欄眺望這明媚春光。院子裡楊柳依依,秋千輕輕搖動。院子外有飛舞的春燕,啼叫的黃鶯,小橋之下流水潺潺,落花紛飛如紅雨。(B)一陣夏雨過後雲散雨止,水面平添些許波紋,坐在高樓上品嚐著冷水浸透的甜瓜,遠望綠蔭深處隱約露出人家的畫樓屋簷。屋內的美人在薄薄紗帳中穿著細緻的絲衫坐臥在藤席上,輕搖著羅扇。(C)一座孤村、一輪落日、一抹紅霞,一縷輕煙、一棵老樹、一隻寒鴉。天邊的一點,是鴻雁的身影,飛翔在青山綠水,白草、紅葉、黃花之中。(D)黃昏後,從城門望樓上傳出一聲畫角的嗚嗚聲,一彎新月悄悄掛在天邊,月色灑遍半個庭院,那雪地裡、山腳下、河濱旁,有鄉下人家竹子圍的籬笆,茅草蓋的房子,淡淡的炊煙在布滿蕭瑟枯草的小村落中繚繞。(畫角:樂器名,古時軍中用以警戒、振奮、傳令、指揮。‚樵門:泛指城門。)
15. 答案:B 解析:從詩題來看,此乃書寫「霧社事件」的歷史悲劇,故詩中的「遺族」應指殘存的賽德克族人,即可刪除(C)(D)。又形容在霧中所見,應以「白茫茫」表現視覺效果,故選(B)。川中島:泰雅族亞族—賽德克族群,原世居霧社地區。一九三○年十月二十七日,賽德克族因不堪日本暴政統治,爆發霧社原住民抗日事件。一九三一年五月六日餘生後裔遭日本政策強制迫遷川中島,當時人口僅剩二百多人,幾近滅族。
16. 答案:B 解析:(A)可由「上聯句尾用仄聲字,下聯句尾用平聲字」判斷。(C)「八千里外」形容故國遙遠。(D)「弔影」意指弔喪慰問。
17. 答案:D 解析:(A)鄰人想要買狗來捕鼠,相狗者花了一年才買到狗(B)「相狗者」指擅長鑑別狗優劣的人(C)鄰人之狗志不在取鼠,而在獵獐麋豕鹿。
18. 答案:D 解析:(D)未特別指「抗日」一事,乃泛指整部原住民的苦難史。
19. 答案:B 解析:(A)本文認為賈誼的不遇起因於他自己未能施展才能所致。(C)此句表示不是才能難得,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來實在困難之意。(D)蘇軾〈留侯論〉所引句子強調做大事要能忍,應與「所就者大,則必有所忍」相呼應,與「古之人,有高世之才,必有遺俗之累。」古代才高一世的人,定有不合時宜的弊病,意義不同。
20. 答案:C 解析:「少年老成」意指人年紀雖輕卻很老練,或指年輕人缺乏朝氣。
二、 多選題30%(每題3分,共10題。每錯一個選項倒扣1/5題分,扣至該題零分為止;未作答,不計分)
21. 答案:BCE 解析:(A)烜「郝」→烜「赫」(C)摘自單元卷(D)凝「涕」→凝「睇」。
22. 答案:AB 解析:(C)外人認為公孫弘故示儉樸,其實是為了盜取虛名罷了。(D)寇準生性豪華,家中不用油燈,蠟淚成堆。(E)王愷曾與石崇爭誇富豪。
23. 答案:ACDE 解析:(B)應為「我發憤地啃讀書本,直到我的罪惡被洗清。感謝天皇」。「感謝天皇」是日本人用語。
24. 答案:BDE 解析:(A)作者並沒有藉此來宣揚佛家離苦得樂的道理,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來象徵現世人物,但具體指涉哪八個故事主角,作者並未明言,形成懸案。(C)三人並沒有齊力對抗胡人政權,作者也不是要宣揚漢賊不兩立的民族精神。
25. 答案:ABCD 解析:(E)意謂:天下太平時,要修明國家的政教刑罰。◎摘自文教單元考卷題目。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