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多選題24

  1. 答案:CD 解析:(C)(D)為墨子的主張;(C)出自於〈兼愛下〉,(D)出自於〈兼愛上〉。(A)為孟子的主張。出自《孟子梁惠王》上。【語譯】只要先尊奉我們自己的父兄,再把範圍擴大,同樣尊奉別人的父兄;先愛護我們自己的子弟,再把範圍擴大,同樣愛護別人的子弟;那麼整個天下可以隨您支配。(B)為老子的主張,出自《老子四十七章》。道家主張清靜無為,故「不為」是判斷關鍵詞。【語譯】聖人不外出遠求天下事理就能有所自知,不觀察外界自然法則就已能明澈,不必有許多的作為就能坐收事成。(E)為孟子敘述楊朱的主張。出自《孟子盡心》上。【語譯】楊朱主張「為我」,即使拔一根毛而對天下有利,他也不肯做。 
  2. 答案:ACDE  解析:()皆動詞。()動詞/名詞。()皆副詞。()皆動詞。()皆動詞。 
  3. 答案:CD   解析:(A)曾調任柳州刺史,政績卓著,故又稱柳柳州  (B)跟隨李密投降於太原李淵(唐)陣營。(E)早年歷經戰亂,是以初中輟學,在短暫安定時就讀流亡中學(安徽阜陽22中、陝西漢陰中學),抗戰勝利時畢業,其後即投身軍旅。並未念到大學,也未隨大學師生撤退到大後方重慶後才投軍。 
  4. 答案:ABE 解析:(習作)(A)援筆立成:拿起筆來立刻寫成文章。形容才思敏捷。(C)宜用「尺寸之地」。「尺寸千里」乃言千里內的景物聚集在自己的視野之內。(D)「染絲之悲」乃指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,意同於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。此處誤用。 
  5. 答案:ABCDE 
  6. 答案:BCD  解析:(A)「春秋」本是先秦時代史書的泛稱,並非專名,留傳至今而內容比較完整的,只有魯國《春秋》一部。經孔子據魯史而述作後,《春秋》始成專名。(E)《春秋》記事以魯國為中心,《左傳》則勾勒出周王室與諸侯列國治亂興衰的總體輪廓;同時還大量記錄了當時中原地區所發生或觀察到的水旱、地震、冰雹、日蝕、星變等諸多自然現象。錢鍾書《管錐編左傳正義》:「經之與傳,尤類今世報紙新聞標題之與報導。」正說明經傳的關係與傳文的重要價值。 
  7. 答案:ABC  解析:(A)柳宗元與友人一同因為政治改革而遭貶,此詩抒發了對於同遭貶謫的友人的掛念,以及抒發自身的苦悶。出自〈登柳州城樓寄彰汀封連四州刺史〉。【語譯】山上的樹重重遮住了遠望的視線,江流曲折就像九轉的迴腸。我們一起來到百越這個人民紋身的地方,雖然處於一地音書卻阻滯難通。(B)此詩抒發柳宗元和從弟柳宗直生離死別的感傷,以及自己在政治生涯中的深沉失落。出自〈別舍弟宗一〉。【語譯】生離死別令人倍感黯然神傷,在柳江河畔離別之地彼此雙雙垂淚。我離開京城有六千里之遙,在蠻荒之地待了十二年。(C)此詩藉由登山覽景來抒發己身不豫,柳宗元賦予周遭山峰獨特的奇想,並將之與自己的情感融而為一。出自〈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〉。【語譯】海邊的山峰如同劍鋒,在這悲秋的季節,處處都感到它在刺痛我的愁苦的心腸。如果把自己的愁腸和身子割成千萬份的話,分散在峰頭上定能看到故鄉。(D)此詩雖然亦作於遭貶之時,但柳宗元於此流露出的是謫居生活的閒適之情。出自〈溪居〉。【語譯】長久被官職所縛不得自由,有幸這次被貶謫來到南夷。閒時常常與農田菜圃為鄰,偶然間像個隱居山中的人。(E)柳宗元對於自己被貶的遭遇並未灰心喪志,反而洋溢著有朝一日將捲土重來的樂觀態度。出自〈汨羅遇風〉。【語譯】被貶謫到南方來,我並不像屈原那樣悲傷,因為我知道自然有一天會重返京師。請告訴春風和汨羅江水,不要興風作浪以致辜負了太平時代。 
  8. 答案:ABDE 解析:(A)皆有排比,前者兼有譬喻。(B)皆映襯。(C)前者為轉化法之擬人,後者中的「手」為名詞轉副詞之轉品。(D)皆借代。「神器」借指帝位;「青」借指青山,「白」借指白雲。(E)皆引用。前者引用自《說苑.政理》與《尚書.武成》,後者引用自《老子》。 
  9. 答案:AE  解析:(B)是「非攻」的具體表現(C)除了客觀描摹自然美景之外,亦將自身主觀的感情投射其中,形成情景交融的效果。 (D)以「思」為線索,揭示「思國之安者,必積德義」,說明君王治國須以德義服人。 
  10. 答案:AD  解析:(A)遊記先聲為東漢馬第伯的〈封禪儀記〉,為遊記目前最早的作品。(E)清郁永河的《裨海記遊》是台灣文學史上第一本遊記專書,以日記體寫成。清代陳夢林的〈九日遊北香湖記〉完成於康熙55年,完成時間比藍鼎元早。 
  11. 答案:AD 解析:(B)以「樂」為文眼。 
  12. 答案:C  解析:(A)意謂:宋國境內物產貧乏,遠不如楚國物產之豐富。(B)說明君王對待臣下當以「誠」,以凝聚全國上下之心(竭誠,則胡越為一體),否則即使臣民全心擁戴君王,在最終依然如陌路人般的背叛、遠離。(D)點出戰亂使人顛沛流離,其磨練也使少數人超越群倫。(E)引文出自出自《論語.季氏》。燭之武心含怨懟之意,與戒鬥、戒得無關。他婉轉埋怨鄭伯始終未予重用,卻要臨危受命。【語譯】:(E)到壯年時,血氣正剛強,最要警戒的是好勝爭鬥;等到老年時,血氣已經衰退,最要警戒的是貪得無厭。 

 

第2頁|全文共2頁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考卷解析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忠明高中國文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