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市立忠明高中10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國文科第一次期中考解析

一、單選題40(每題2分,共20題)

  1. 答案:B   解析:()à疾 ()à輒 ()à貫,灑à撒。   
  2. 答案:D 解析:()ㄌㄨˋ/ㄇㄧㄡˋ/ㄌㄨˋ()ㄐㄩˋ/ㄐㄩˋ/ㄐㄩ。()ㄓㄨㄟˋ/ㄊㄨㄢ/ㄔㄨㄢˊ()皆音ㄘㄨㄟˋ 
  3. 答案:A  解析:()助詞,了即使拿取。()愉快樂。()本來本來堅決。()走到盡頭,動詞窮困,名詞走到盡頭,動詞。   
  4. 答案:C  解析:浚/竣(ㄐㄩㄣˋ)。完竣:完成/峻/俊。忍俊不禁:忍不住的笑/悛(ㄑㄩㄢ)。怙惡不悛:有過惡卻不肯悔改/唆(ㄙㄨㄛ)。教唆:指使他人作不正當的事。 
  5. 答案:B   解析:(A)(C)(D)皆為意動詞,「鄙」,以偏遠的地方作為領地;「異」,以……為特異。(B)使動詞,使……隨從。(C)……為恥辱。   
  6. 答案:D   解析:(A)儒家(B)法家(C)道家。 
  7. 答案:B   解析:()范進渴望中舉,終日患得患失,心理長期受壓力,夙願得償,一時難以適應,歡喜過度而發瘋。這個安排的目的是以誇張的手法,揭露科舉制度對士子的沉重精神壓力,也藉此諷刺當時的士子熱衷科舉而迷失本性的可悲可憐。 
  8. 答案:D   解析:()墨子認為楚國不義,而公輸盤為楚製造攻宋的器械,無疑「為虎作倀」(相傳被虎咬死的人,靈魂將為虎所役使,後比喻助人為虐。倀,音,傳說中被虎吃掉後又供虎使喚的鬼。)()墨子當時在第三國,本來禍不及他,卻不遠千里而至,可看出具「摩頂放踵」(熱心地捨身救世,不辭勞苦)的精神。()命:命令,此處引申為指教。()「侮臣」下疑脫落「者」字,「有侮臣」指有侮辱我的人。不是指「喪權辱國」(喪失主權,使國家蒙受恥辱)的人。   
  9. 答案:A   解析:(A)胡屠戶一向看輕范進,無關乎實力高低。   
  10. 答案:A  解析:()鄭莊公心機深沉,老謀深算,按兵不動是為了一舉殲滅共叔段,而非因國力不足。 
  11. 答案:C   解析:(C)柳宗元初貶永州時,憂讒畏譏之心情從「恆惴慄」可見一斑,卻因遊玩西山之後,產生了心境上的大轉折(精神轉變),完全與大自然合而為一,即「心凝形釋,與萬化冥合」,前後形成極大的反差。 
  12. 答案:D   解析:()關心達悟族的是夏曼藍波安。()書寫上沒有過分華麗的詞藻,其文章風格含蓄溫厚,情感委婉真摯,文字雅潔清麗。()《流言》是散文集。  
  13. 答案:A   解析:可用刪去法得出答案。()楊牧:「寓言體散文早期有許地山等人的創作,晚近則以王鼎鈞最擅此道。」王鼎鈞的「人生三書」包括《開放的人生》、《人生試金石》、《我們現代人》。人生三書以簡短的文字,精鍊有力的說理,談人生處世的大道理。   
  14. 答案:C   解析:()秦穆公只是為自身利益考慮,後來秦軍想偷襲鄭國,卻未能成功。  
  15. 答案:A   解析:()出自〈林語堂演講辭〉。()列寧基於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,認為讚美別人會被反咬一口,而要對人使用壓力是很重大的責任。()純粹剖析自己對愛情的看法,出自徐志摩寫給梁啟超的信。當時徐志摩已有家室,為追求林徽音,希望能得到恩師梁啟超的諒解。()對個人生存能力嚴重欠缺的自覺與自貶。出自〈天才夢〉。   
  16. 答案:B 解析:(B)《儒林外史》結構特別,由於涵括十幾個故事,在組織上像自成段落,所以魯迅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稱:「唯全書無主幹,僅驅使各種人物,行列而來,事與其來俱起,亦與其去俱訖,雖云長篇,頗像短制。」全書並沒有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,只是以反科舉功名這一思想線索統攝眾多人物與紛繁的故事。 
  17. 答案:D   解析:(1)第一格:平原上的高地,高地上的小城,層層疊起的形象和「皇冠」最接近。(2)第二格:「麥浪」如大海,且量詞是「一艘」,適合用「艨艟(大的戰鑑)」或「巨艦」。小城古樸,不宜用「畫舫(裝飾華麗的遊船)」比喻;在作者心中,小城的城牆寬厚、高聳,不宜用「小舠(音,刀形的小船)」比喻。(3)第三格:在王鼎鈞心中,故鄉總是美好的,最不適合用「海外孤島」。故答案應是()(4)第四格:由「炊煙裊裊」、「城鎮」、「剛剛甦醒的靈魂」判斷,最適合填入的是「廢墟(棄置的房舍、街市、城郭等)」。確認答案是()()()均出自〈瞳孔裡的古城〉。   
  18. 答案:C   解析:()強調天下走向兼愛相利是自然的趨勢。出自〈兼愛〉。【語譯】:認為人們趨向於兼相愛交相利,就好比火向上燃燒,水向下流動,就天下大勢來看,是無法阻止的。 ()反對儒家的厚葬久喪。出自〈節葬〉。【語譯】:今天倘若以厚葬久喪者為政,國家必定貧窮,人民必定稀少,政治必定紊亂。 ()論述上天愛民深厚,並以其懲罰殺害無辜的人為證明。出自〈天志〉。【語譯】:所知道的是上天愛民深厚,還不止這些。這就是說如果有人殺害無辜的人,上天就會降給他災禍。   
  19. 答案:B   解析:(B)由「梵谷是藝術的奴隸,是藝術之神的一件工具,他的工作成果儘管豐富,本身一無所有。這樣的『人』焉得不瘋!」可知。   
  20. 答案:A  

【賞析】:王鼎鈞本感慨庸人欠缺欣賞的眼光,以至於天才寂寞潦倒甚至發瘋自殺;卻用倒反的口吻破題,寫藝術家梵谷之讓人難受,逐層說明其原因:他不會應付生活,與人相處低能,因此無法得到常人平凡的幸福。並且以庸人與藝術家映襯,說明藝術家之執著與成就,但損失卻十分慘重;庸人渾渾噩噩,既無成就,亦無損失。再以一般藝術家與梵谷比較,藝術家用極少的精力應付生活,雖蓬頭垢面,但傷害不大;梵谷卻遠遠超過這個限度,所以縱使有春風得意的藝術家,但那不是梵谷。再分析藝術家處境令人悲憐,乃因庸人不識藝術,引用羅素說明人們推崇科學家卻妄自鄙薄藝術家;引韓愈與白居易自述,說明庸人欣賞能力之拙劣,因此天才被視為白痴。而後詮釋梵谷畫作之超越凡俗,令人震撼之絕美,期待庸人水準普遍提高,減少藝術家悲劇。  

第1頁|全文共2頁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考卷解析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忠明高中國文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