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.12.20【聯合報╱陳芳明】

辛亥革命的紀念活動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行之際,台灣也正要展開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慶祝。對於歷史的態度,這邊是慶祝,那邊是紀念,正好區隔了兩岸的不同視野。紀念的意義,在於暗示歷史事件已經過去。慶祝的精神,則是強調歷史的發展與再發展。兩岸回顧歷史的角度全然不同,但是從過往事件的反省而獲得現實意義,則有不謀而合之處。

反省歷史,無非是在考察在時間過程中的教訓及其啟示。犯過的錯誤,不要再犯,正是重新認識歷史的最大目的。中國學界對於辛亥革命的紀念,仍然停留在貶折中華民國史的階段,再三彰顯一九四九年之前的威權政治與資產階級的腐敗。對岸所寫的中華民國史,也永遠終止於一九四九年,全盤否認民主政治在台灣的繼續擴張。在批判的文字裡,中華民國依賴的是個人獨裁與特務制度,最後命運由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成功來取代。

中華人民共和國確實是巍然建立起來,但是對於過去曾經發生過的思想檢查與言論控制,並沒有從中國社會剷除。紀念辛亥革命,與現實政治的改革,並沒有產生積極的連結。共產革命固然是成功的,卻反而繼承了過去的威權體制與一黨專制,中國人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放,相反的,近六十年來的言論箝制,一成不變地在中國境內傳承沿襲。即使今天中國在經濟上已經崛起,言論自由到今天仍然還未降臨中國大地。

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的挫敗,造成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流亡與大遷徒。大陸型的政治規模被改造成海洋型的格局。從一九五○年代到一九七○年代,威權統治確實為台灣社會帶來巨大傷害,不分本省外省的族群,都受到高壓控制。但是,進入一九八○年代以後,蔣經國的本土化政策與政治改革,使民主運動的希望終於沒有熄滅,資本主義的發達,中產階級的誕生,使民主政治改革獲得穩固基礎。前所未有的和平演變,相當漂亮地使台灣社會從一黨獨大跨入兩黨的政治階段。

歷史的成功轉型,使國民黨必須經威權政黨翻轉成為民主政黨,從此必須接受台灣民意的嚴格檢驗。由於有人民的背書與加持,中華民國不再只屬於國民黨,而且也屬於民進黨。歷史的改寫,使中華民國在台灣成為合法的政治體制。言論自由與思想自由徹底獲得實現,文化生產與創造力也大大獲得提升。

台灣民主到今天不斷受到中國媒體的訕笑,立法院打架也持續遭到譏刺。然而,比起政治鬥爭與思想監控的殘酷,台灣民主誠然有其傲人的成果。台灣對二二八事件、白色恐怖都已能夠予以平反與賠償,中國對文化大革命與天安門事件,至今仍視為高度禁忌。辛亥革命的紀念,與中華民國的慶祝,確實劃分了兩岸歷史觀的歧異。民主精神的勃勃生機,使民國史產生積極的意義,朝向未來希望無限。

(作者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)

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OPI4/6044254.shtml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忠明高中國文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